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用药安全│中药炮制品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中药饮片包括产地炮制的中药饮片(含段、块、瓣)、生饮片、切饮片(在产地炮制的基础上) )并烘烤。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必需的传统兵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都体现了古代中医的博大智慧。
随着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现已成为中医药临床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药为何要炮制
炮制指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配制、配制、贮藏等不同要求,将药材加工成饮片的一系列传统制药技术,以及药材本身的特性。古称“炮制”。
01炮制的作用
消除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若将乌头用水漂白并加热蒸或煮,则毒性可大大降低。
改变药物的性状。
首乌生用润肠断疟,熟用可补肝肾、益精血。
便于制剂储存。
例如,有些药品在储存前需要干燥,以防止虫蛀、霉变和变质。
除去杂质,以利于配制和服用。
例如,某些植物药的去皮、心、核,矿物药的去沉淀物,动物药的去头、脚、翅等。
增香、除臭。
如蚯蚓、鳖甲等醋可以去除腥味。
将药物导入经络。
例如,柴胡醋可以用来将药物引入肝脏。
02 制备方法
处理方法分为水处理、火处理、水火并用等。
水基方法包括水洗、漂洗、浸泡、染色、喷水等。
火法有锻、爆、煨、煎、烤、烘、炙等。
水与火的结合有蒸、煮、淬等。
如何正确煎服中药方剂
01 煎药器具的选择
用砂锅比较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温和。也可以使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锅。
不能使用铁锅、铜锅、铝锅。
02煎汤时加水量
由于质地不同,中药饮片的吸水量也有很大差异。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
同样重量的药物,质地疏松,体积较大,自然会吸收更多的水分。质地越坚硬,体积越小,吸水性越少。
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中。第一次煎时加水量以高出药物表面35厘米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以高出药物表面3厘米为宜。这种加水方法简单易掌握。
03煎药前要浸泡吗?
煎煮前必须将饮片浸泡,最好用温水浸泡,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04汤剂的热度
一般称为“文火”或“武火”。
文火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分蒸发缓慢;大火就是大火,温度上升很快,水份蒸发也很快。
煎煮时宜先用猛火,后用文火。
质地轻的药材宜用猛火快煎,质地重的饮片宜用文火煎。
05. 烹饪时间?
主要取决于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用药的情况。
一般时间从煮沸开始计算,第一次煎2030分钟,第二次煎3040分钟。
治疗感冒,第一次煮沸1015分钟,第二次煮沸1520分钟。
滋补药物,第一次煎3040分钟,第二次煎4050分钟。
06烹饪频率
多次煮比长时间煮要好。
两次煎煮即可得到汤剂中约80%的成分,因此煎煮次数为23次。
07剂量及给药方法
成人每次服400600毫升,分一日两次。儿童每次200-300毫升,每日2-3次。
治疗感冒、发烧、肠炎、腹泻等的药物也可以勤服,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3040毫升。病愈后,每日可服23次。小孩子最好少量多次服用。
08特殊药物煎剂
有些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先煎:金、石、矿物质、贝类等药物因其有效成分较难煎煮,需将其有效成分打碎煎2030分钟,然后与其他药物一起煎。
下一步:一些容易蒸发或破坏而经不起煎煮的药物,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物,在药物即将煮熟时加入,煮沸几分钟。
布袋煎煮:有些药物煎煮时易浮于液面或成糊状,给煎服带来困难。比如蒲黄、海金沙就应该用纱布包着煎。
服食:一些粉末或液体药物,如芒硝、竹酒等药物,应与其他汤剂或开水一起服用。
分开煎煮:一些名贵药物,如人参等应分开煎煮,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收,影响疗效,造成浪费。
煮沸后食用:阿胶类药物,如阿胶、龟阿胶、鹿阿胶等,容易粘附其他药渣和锅底,浪费药材,容易燃烧。应单独融化,然后与其他药汁混合。
用户评论
这篇博文写的真详细!作为小白,之前都没清楚中药要怎么炮制,弄不好还容易产生副作用,感谢作者讲解了不同中药材的炮制方法,这下能更安心地使用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我也遇到过一些朋友因为不了解炮制的原理就随心所欲用药,结果反而适得其反,真的要注意安全啊!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个博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意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有中医养生习惯,但确实没听说过要这么仔仔细地进行炮制,看来自己还需要多多学习!也许可以咨询一下专业的医师或者中药专家,更安心些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药的功效的确很强大,但也需要谨慎用药!这篇博文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意识很重要啊!尤其是对一些不了解中药性质、使用方法的人来说,建议多咨询专业人士,避免造成伤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炮制方法确实会影响到中药的使用效果,有些药物还可能因工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毒性反应。所以还是要注意安全性问题,学习正確的炮制方法,使用安全可靠的中药材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感觉很多中医就过于强调“炮制”,实际上很多中药材可以直接服用啊,复杂的操作反而增添了麻烦,是不是有点矫饰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说的就是,有些所谓的“传统”确实已经过时了!现在应该结合现代科学进行研究和改进,才能更好地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啊,中药炮制太复杂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实在操作难度太大吧!政府能出台一些更完善的政策,让中薬更容易被人理解、使用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应该把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发展,相互促进,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赞同!希望更多人关注中药炮制的安全问题,并积极学习正确的方法,真正发挥其疗效的同时,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建议大家在使用中草药之前咨询专业的医师或中药专家,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传统制炮的知识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对中医理论的深度理解。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信会越来越多的工具和平台帮助人们更加便捷地学习中药炮制知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份博文比较浅显,只是简单列举了几个常见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并没有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机制。希望作者后续能够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信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真的很重要啊!现在很多人都对中草药感兴趣,但是很少人知道安全性问题这么关键!这篇博文提醒我们:用药安全第一,不要轻易尝试自己炮制中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关注和探讨这个话题,帮助更多人了解中药的正确使用方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是比较专业的话题,但文章写的通俗易懂,很多人都能理解,这很棒!希望能有更多关于安全用药的相关博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