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莲花香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最大的特点之一当然是重视人际关系。官场、家庭、朋友、闺房,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谁也逃脱不了关系网,而“送礼”是维系复杂人际关系网中无法回避、避之不及的话题。
至于“送礼”,目的、场合、方式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大致可分为求人情和交换人情两种。前者目的明确,即送礼者与受礼者之间存在利益交换;后者则复杂、隐蔽得多。所谓的“交换人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送礼者和受礼者的角色、关系、礼物的背景、送什么、怎么送……都值得深思。可以说,懂得送礼的艺术,也是在这个恩惠社会生存的必备技能之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精彩的社会小说,自然包含不少关于“送礼”的情节,可以说可以编成一部“送礼”大全,闲暇时梳理一下,也是颇有趣味的。
一
在《红楼梦》中人送礼求恩的情节中,有一个小人物的送礼过程堪称教科书级,那就是贾昀。贾昀,书中并没有交代他是哪一脉的。从贾琏的话“住后廊的五嫂子的儿子云儿”来看,他大概是荣国府里一个偏房的侄儿。他比宝玉大几岁,却称呼宝玉为“二舅”。贾昀的父亲早逝,家中原本的一亩田地、两间房子也被“不是人”(卜世仁)的舅父弄得一团糟。十八九岁的时候,他还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孤儿寡母的生活相当艰难。贾昀长相温文尔雅,又聪明伶俐,但运气不太好。 他想在贾琏手下谋一份差事,可是一直没有任何结果。
我们来看这一段:
贾云进去见贾琏,问有什么事。贾琏道:“前些日子出了事,你姑姑再三央求我,要送给贾勤,他答应我,园子里还有几处地方需要栽种花草树木,等工程完成了,一定送给你。”贾云听了,沉吟道:“既如此,我就等着吧。舅舅,我来问的事,你先别在姑姑面前提起,当面说也不迟。”贾琏道:“何必提呢?我没工夫说闲话,明日五更要去兴义,当天就得赶回去。你先去等着,等了下更再来问消息,你来得太早,我可就忙不过来了。”说罢,便回去更衣去了。
大多数人听了这话会怎么做呢?自然是会说几声“是”,然后就回家,过两天再来问消息。但贾云不是这样。这小子真是聪明。他虽然对贾琏没有完成任务有些失望,但他却敏锐地从贾琏的话中,明白了几个很重要的信息:
一是大观园栽种花草树木的工程,至今还没指派专人负责;二是贾琏怕老婆,安排人手、分配工作,还是姑母王熙凤有较大的决定权;再一个信息,贾琏明日一早便要出去,很晚才回来,白天是不会在家的。
他迅速在脑海里分析了上述重要信息,经过周密的计划和策略的变换,他又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又一次求职之旅。这一次的求职非常成功。原因可以归结为:他找对了人,送了合适的礼物。
求人情送礼送对人很重要,就是要送礼给说了算的人。贾琏和王熙凤在贾政手下掌管家务,贾琏有权安排成年的侄儿侄女在他手下干些活儿,收些钱财,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贾芸来找贾琏帮忙的原因。但是贾琏在家里受凤姐控制,经常拿不定主意,常常被凤姐左右。好在贾琏好胜心不强,乐意让凤姐做主,为人洒脱,虽然在贾芸面前冠冕堂皇地说有事,凤姐却一再让他交给贾勤。但聪明的贾芸马上就听出来,贾琏这个舅舅不靠谱,真正说了算的还是姑母王熙凤。 再说了,花园里还有一项种植花草树木的工程,需要安排专人管理。废话不多说,为了确保这件事情能够万无一失,贾云立刻决定去找凤霁。当然,他不能空手而去,必须带礼物,而且不但要送,还要送得有分寸,这就是送礼的艺术。
首先是礼物的选择。礼物不能太便宜,也不能太贵重。太便宜了,人家不领情,会瞧不起你;太贵重了,你又买不起,还会让人起疑心,会适得其反。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礼物。如何选择合适的礼物呢?那就是:要有品位,不要庸俗,最好是合乎场合的节日礼物,送礼的人也乐意收下。当然,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贾云选择了珍贵的香料:冰片和麝香。
事实证明,这个礼物选得相当准确。如今正是端午节前夕,大多数家庭都会采购香料,掌管内务的凤姐自然会有这个需要。当然,贾云没有钱去买昂贵的香料,他原本打算向开香料店的舅父借钱,没想到狡猾刻薄的舅父舅母不但不借钱给他,反而羞辱他。有出路总有出路。贾云在路上遇见邻居尼尔,尼尔虽然是个无赖,但为人侠义,慷慨地借给他十五两银子,礼物的钱就这么解决了。十五两银子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刘姥姥家在农村一年的开销就是二十两银子,十五两银子大概是城里一个普通家庭几个月的开销了。 虽然贾云此刻手上没有钱,但他知道这件事情如果成功的话,那十五两银子的投资很快就能收回来了。贾云去大香坊买冰麝香。注意,是大香坊,也就是说香料的品质是有保证的,而礼物的品质自然也是很重要的。
然后就是送礼的时机和方式。贾芸先问了问贾琏出去了没,便拿着礼物在凤姐出入的后院门前等候。凤姐出来时,“贾芸知道凤姐喜欢阿谀奉承,喜欢摆架子,便忙推开她的手,迎上去恭敬地迎接。”接下来贾芸和凤姐的对话,着实让人觉得这个男孩子真是能言善辩。他的开场白自然亲切,句句都是夸赞,却又不让人觉得俗气奉承,更重要的是,他还编了一个天衣无缝的故事。礼物送得自然,让人觉得十分开心。凤姐果然“心里又得意又开心”,对贾芸这个“识好歹”的男孩子的印象一下子飙升了。 庚辰本有评语:“读者要记住,凤姐喜欢的是动心的谄媚之语,不是物。她若因物而喜,就不是凤姐了。”可见送礼时说的话比礼物本身更重要,尤其是在凤姐这个女主人公面前。凤姐特别欣赏聪明能言善辩的人。不久,宝玉房里的三等丫鬟小红,就被凤姐看中了巧舌如簧的招揽。日后,贾芸和小红能走到一起,真应了那句老话:“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还有一点让贾云更加聪明的是,他只送礼,从不提找工作的事。当然,贾云不提找工作的事,并不是不想提,而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时机。凤姐夸奖他:“看你识相,怪不得你舅舅经常提起你,说你说话清楚,有见识。”贾云“听了,更进一步”。这个“更进一步”是想提找工作的事,但凤姐比较聪明,不想让贾云觉得她“一副看不下去的样子”,就转移了话题。这样一转,贾云就不能再提了。这也是贾云“识相”的表现。如果提了,不但之前自己费尽心思编造的故事会暴露,凤姐对他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事实证明,此时不提是明智的。 贾琏晚上回去,凤姐必定会把白天的事跟贾琏提起,不用贾芸亲自开口,后面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这次送礼,贾昀给凤姐留下了好感,并顺利得到一份在大观园种树的工作,解决了他的工作问题。而且,这份工作机会还给他带来了爱情,可以说是职场和情场的双丰收。这又是后话了。总之,这次成功的送礼,对于穷小子贾昀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的人生从此不同了。庚辰版志的注释中说:“此人必定会在荣府败落之时有所作为。”暗示贾昀这个人物,会在遗失的后四十回手稿中的重要情节中出现,可惜我们看不到了。
我们来回顾一下贾云求职送礼成功的要点:送礼的对象要准确、送礼的礼物要合适、送礼的时机要把握好、送礼时所用的话语要得体。如果做到了这几点,送礼的目的自然就能达到。
二
与改变命运的小人物贾云的送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个小人物的送礼。这个小人物也是想通过送礼来改变命运,但是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个人的身份更加卑微,名字叫做:秦仙家。
秦娴是二夫人迎春家的大丫鬟思齐的舅舅。思齐的父母在大爷贾赦手下做事,而秦娴夫妇则在贾政手下做事。秦娴的媳妇平时在大观园的南角门值夜班,显然她不甘心只做个夜班。秦娴的媳妇平时和管家林之孝的媳妇来往密切,大概是为了抓住升迁的机会,得到一个肥差,还给她送了礼物。这个机会,看来已经来了。
过年后,凤姐因操劳过度流产,无力管事。王夫人安排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共同操持家事,于是大观园中“奸奴蜂拥而至,里应外合,为琐事闹事”,其中就有一场错综复杂的厨房风波。“错综复杂”二字一点也不为过,这场风波牵扯到几房几主、几级仆人,有园中人,有园外人,还牵扯到偷盗案件、冤狱等等,真是热闹非凡。每次读到书中这两章,都由衷地觉得曹雪芹厉害,他就像一个巧手的织布工,把多个故事情节细腻地编织在一起,一点杂乱都没有,读者看得眼花缭乱,妙趣横生。
事情经过这里就不细说了,就说当时刘厨子的女儿五儿擅自进出大观园,撞见了管家林之笑,正在盘问的时候,被刘家得罪的两个丫鬟小蝉和莲花正好路过,煽风点火。林之笑心里正担心最近堂屋里频频失窃,赶紧带人去厨房搜查,果然搜出了被盗的玫瑰露瓶、茯苓膏等赃物。于是刘厨子的女儿五儿就被当作小偷带走,等候惩罚。
刘家被关起来,主厨一职空缺。秦娴一家对主厨这个肥缺已久,加上她和管家林之孝家关系密切,如愿被安排填补,她自然喜出望外。她兴高采烈地去厨房履职的同时,给林之孝家准备了礼物:一筐炭、五百斤柴、一担糯米,把自己的儿子、侄子们送到林家;又给会计准备了礼物,给厨房的同事们准备了些青菜,还发表了谦逊恭敬的就职致辞:“我来到这里,全靠你们的支持,从今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没能照顾到你们,还请你们多多关照。”
可惜,演讲太早,礼物送得太仓促,不到一天,形势就反转了,厨房工作还没交接完成,前厨师刘某被冤枉入狱的事情就被平反了。有人来告诉秦贤甲,刘某一家没事,厨房还在他手里,他可以走了。“秦贤甲一听,郁闷得立马停下脚步,收拾行李走了。很多他送给别人的礼物都白白浪费了,他得折价弥补损失。”
看到这里,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秦仙夫人肯定是等了很久才得到这样的机会,可惜送礼的对象和时机不对,所以落得一无所获。她一直想方设法地讨好林之孝的夫人,希望有机会升官发财,却不知道林之孝的夫人虽然是婆媳一伙的头头,但却没有人事决定权,只有提建议的权利,真正的决定权还是在师傅奶奶手里。这是第一;第二,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她主厨的位置还没有正式确定下来之前,就急于送礼做安排,急功近利的小人嘴脸显露无疑。眼看着手里的肥差没了,妻离子散,军心涣散,成了周围人的笑柄。 可以说,这是最不成功的一份礼物。
顺便说一句,这次厨房事件的始作俑者和贯穿整个事件的物品其实是礼物:
先是玫瑰硝石,是瑞官送给芳官的礼物。贾环看见了,也想拿一些送给彩云。芳官舍不得送,就用茉莉粉包好,当作玫瑰硝石送给了贾环。赵姨娘觉得受了侮辱,就跑到怡红院里,和芳官等小戏子大吵了一架。之后,小戏子和老太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接下来是玫瑰露,是方官送给刘厨娘女儿刘五儿的礼物,五儿想去宝玉的怡虹院当差,刘家也经常巴结宝玉房里的丫鬟,还送了方官一些茯苓膏作为回礼。
这茯苓膏原本是送礼的,是刘家门童赚来的零花钱,要知道,有钱人家来做客,都是要先给门童准备礼物的,所谓“门礼”。
因此,这次轰动一时的事件,是从小演员之间互赠礼物开始,到秦仙家白送很多礼物而告终,也可以称之为“一场因礼物而起的风波”。
三
作为社交礼物,它们在书中随处可见,几乎是推动剧情发展不可或缺的道具。
王室所赐的礼物价值高贵,但都是摆设,不能用,只能当作礼物留着,即便家里遇到困难,也不能换成实用的银子。逢年过节、生日丧事,与王公贵族交换礼物,对一家之主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考验。过年前,村长送的长长的礼物清单,让普通百姓咂舌不已,但族长贾珍却说:“这能干什么!”“真是又像过年了。”
除了大件礼品外,平时送的很多小礼物也比较有意思。
第七回,薛姨妈让周瑞嘉给府中姐妹送宫花,围绕这件著名的送宫花,引发了不少纠纷和争议。这一节被视为黛玉卑鄙小人本性的最有力佐证,也揭露了周瑞嘉这个高官的势利。几朵小小的宫花,竟让后世读者争论不休,几乎演变成一场难分胜负的官司。
第十五回,秦克僚下葬,京王路边祭拜,特意接见宝玉,将皇上赐的念珠交给他。宝玉回来后,将念珠交给黛玉,黛玉却不屑一顾,说:“是臭男人摸的!我不要。”黛玉的高洁与古怪,由此可见一斑。
第28回,宝玉与其他贵人饮酒,与江玉涵交情颇深,私下互换贴身手帕,可谁曾想,这块手帕竟成了江玉涵与宝玉的侍女袭人成亲的信物?
第三十六回,宝玉到梨香园,希望找到小伶灵官,为他唱一段《牡丹亭》,遭到拒绝。嘉嫔送来一份有趣的礼物——一只能扛旗上台的小鸟。他本意是想趁灵官生病时逗她开心,没想到反而惹她生气了。这场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的争吵,让宝玉大吃一惊,从此“知其然,爱上了梨香园”。
随后的第三十七回,成功取得买办花木生意的贾云,为了表示孝心,将两盆白色的海棠花送给了“干爹”宝玉,大观园诗社由此开始,并定名为“海棠社”。
宝玉与姐妹关系亲近,时常互赠礼物。宝玉会让人把新鲜的荔枝放在白玛瑙盘里,送给探春,既雅致又有趣,探春很喜欢。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探春对宝玉的感情,比对同父同母的哥哥贾环要亲。
宝玉对祖母和母亲孝顺体贴,每逢桂花盛开时,他都会摘一些插在花瓶里,亲自送给老太太和老伴。贾母听后高兴极了,夸宝玉:“你连花都想到了。”旁边捧着花的小丫鬟也得到了贾母和王夫人的钱财和衣服。礼物虽小,却惠及了很多人,作用显著。
出身于王商世家的宝钗为人大方,懂得做人,这在她送礼上就能体现出来。她会为史湘云做东,备上几筐肥蟹、几坛好酒、四五桌果盘,请老太太姑妾赏桂吃蟹,顺便和姐妹们开个诗会,写菊花诗、蟹诗,大家乐开了怀。薛蟠在外办事回来,带回两大盒棕红色的礼物,送给母亲和妹妹。宝钗整理好,叫莺儿和一个老婢女一一送到各房,没有漏掉一个人,就连最不受欢迎的赵姑妾和贾环也不放过;给黛玉的礼物和给别人的礼物也不一样,厚厚地加倍。宝钗公正周到、品行端正的名声,更让大户人家称赞不已。
黛玉性格孤高自以为是,不会给赵姨娘和贾环送礼物,但也绝不是不讲道理。她从苏州送父灵回来后,心里难过,却不忘带些纸笔等礼物给宝钗、迎春、宝玉等人,这就是姐妹间的情意。
袭人和湘云从小就是好朋友,每当园子里有新果子时,她都会以宝玉的名义送一些给湘云尝尝。湘云来到贾府时,亲自把之前送给姑娘们的红纹石戒指带给袭人、鸳鸯、金川、平儿,因为她怕小伙子们记不住是送给谁的。这也是一种超越主仆阶层的姐妹情谊。
刘姥姥得到贾家的恩宠后,第二次到贾府,带了田间地头的瓜果蔬菜来款待这些奶奶和姑娘们。刘姥姥虽然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妇,但处世智慧很高,她知道这些奶奶和姑娘们天天吃山珍海味吃腻了,唯有野味才会让她们觉得新鲜、合适。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才真正赢得了贾奶奶的欢心。刘姥姥这次到贾府,给贾府老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她自己也收获颇丰。“古今中外,我从未见过、吃过、听过的东西,我都体验了一遍。”她还带回了一大车的礼物。贫困的刘姥姥和富裕的贾家,互相送上了真挚的礼物,这份真挚的情感,终究会结出美好的结果。 此时贾家众人谁也没有想到,日后贾家落难,竟然有如此之多人趁机而入,唯有曾经机缘巧合帮助过贾家的刘嬷嬷,倾尽全力救下了凤姬之女乔姐——十二美人中唯一一个拥有普通家庭普通幸福的女人。
还有一对尤家姐妹,柔弱的姐姐在接受了花花公子贾琏的九龙玉佩后,开始走上了不归路;坚强的妹妹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却死在了情人柳湘莲的鸳鸯剑的寒光之下。两个多情的女子,同样悲惨的命运,一个以订婚典礼开始,一个以订婚典礼结束,可怜又可悲。
礼物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可以帮助人成功,也可以使事情变得更糟;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也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更深;它可以是纯粹的,只是表达美好的感情;它也可以很沉重,沉重到可以主宰人的命运和生死……从古至今,世间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与礼物打交道,但又有多少人能懂得送礼的学问和奥秘呢?两百多年前,穷困潦倒的文人曹雪芹在经历了人生的繁华与幻灭之后,给我们留下了这本伟大的巨著。这何尝不是对后人的馈赠呢?书中来来往往的礼物背后,藏着人间所有的欢乐、悲伤、温馨、或苍凉。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我一直喜欢《红楼梦》这本书,特别是它的描写非常细腻,关于送礼的文化也让我受益良多。现在我知道了哪些礼物适合送给有学识的人,真希望能够实践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作者分析的观点,古人的送礼确实是一种表达敬意的艺术形式。比如对贾宝玉送青莲倒映屏风寓意很高,真是很有内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楼梦描写的东西总是那么精致,送礼的场景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们细腻的情感世界。不过我觉得送礼不能只看表面,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个性和喜好。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觉得这个标题有点歧视别的人啊,有学问的不代表就是所有的人!礼物的选择应该根据个人性格、爱好来决定,而不是因为所谓的“学识”去限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那些礼物都太贵重了,一般人谁能 afford 得起?我觉得平心而论,送礼最重要的还是心意,不需要过于追求昂贵的物品。可以写信读书合集给有学问的人也很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分析很有深度,特别是把红楼梦中一些送礼细节与古人情理相结合,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代文化。真是让我开眼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现在送礼物还是比较注重实用性,比如给有学问的人送一本他们想读很久的书,或者是一些高质量的文具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那种充满创意和个人特色的礼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同意作者观点,红楼梦展现了古代人送礼的艺术魅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尤其是对于有学问的人来说,礼物的选择更要精挑细选,体现对方的品味和成就。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古代送礼的方式。红楼梦中那些看似奢侈的礼物,也许对他们当时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宝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突然想起来以前送给老师的一件礼物----一本她喜欢的诗集。的确,一份有心意和贴心的礼物总能让人感受到你的关心和重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礼确实是一门艺术,就像文章里说的那样,要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喜好、性格等等因素,才能送出一份让人满意,甚至感动心弦的礼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楼梦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些看似普通的礼物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令人回味无穷。这种艺术性是我非常欣赏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作者分析得很有点子。送礼不仅仅是表达敬意或友谊,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尤其是“有学问的人”更能感受到这份心意的重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让我想到一件自己曾经做的傻事,就是因为礼物太贵重而导致对方尴尬……看来送礼的确需要谨慎啊!还是记住作者的观点,送一份合适的礼物才是最重要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实用,我觉得给有学问的人送礼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比如一些专业领域的书籍或者工具,既能体现心意又能带来实际帮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红楼梦这种充满诗意的描述,尤其是在细节上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篇文章也让我更加了解了那些看似平常的礼物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文化意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的很透彻,让我对古代送礼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来选择礼物不仅要看其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寓意和情感传递。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