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富春山居玉雕山
华丽的玉雕
蓝田玉雕
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玉被认为是一种比黄金还贵重的石头。古人对玉的喜爱,笼罩在神秘的色彩中。人们把玉视为天地精华的结晶,将其作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崇玉、爱玉、赏玉,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篆书“玉”本为“王”,封建君主制出现后,皇帝的“王”与“玉”为同音字,为了区别,便在玉的“王”上加了一个点,便成了“玉”。玉与王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
古代玉是身份的象征,曾是皇帝和朝廷的专属,禁止民间使用,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格,君子不会无缘无故摘下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一直是洁白、美丽、善良、典雅、华贵的象征。含有玉的词语多为褒义,如玉女、玉人、玉面、玉美人等用来赞美女性;玉府、玉堂、玉室、玉楼等用来赞美住宅;玉兔、玉宫、玉蟾等用来赞美月亮;玉衣、玉帛、玉冠、玉食、玉食等用来赞美服饰;人们的高尚情操被形容为冰清玉洁;人们坚守美德被形容为宁死不屈。玉无比尊贵,金银有价,而玉却是无价的,无价之宝,由此可见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玉器历史悠久,有着7000年的辉煌历史。7000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有意识地把拾得的美丽石头制成饰品,装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制作可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中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中国玉器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和欣赏,经过礼仪家的演绎和美化,最终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玉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延续7000多年的是玉器;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也是玉器。玉器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无法替代的作用。
玉雕
玉手镯
玉雕艺术是以玉为原料制作的一种新兴的、流行的特殊艺术。中国人的玉审美观是中国美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基。如果古人没有对玉进行过长期充分的审美活动,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观点——“温”,那么今天中国人的玉审美观就会形成另一种类型。古人的玉审美观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古人整体的审美风格和原则。孔子所说的玉有十一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不仅是对玉文化遗产的高度概括,而且精辟地阐述了玉文化的思想内涵。秦汉以后,文学、音乐、戏曲、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玉器的色彩美、音乐美被重新发掘并逐渐深入,古玉的鉴赏、收藏成为新的社会风尚,由此衍生的色彩美、残缺美等新的审美观点被玉器爱好者所关注。但这只是特定文化领域中某些社会群体的审美要求,对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来说,只是一种交流,无法与古代审美观念相提并论。
中国玉雕文化,千言万语,一句话概括就是:玉是中国美学的基石。确切的说,玉应该是中华民族美学的基石。
中国是一个爱玉的国家,玉文化的传承贯穿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玉被赋予吉祥、富贵、祝福、驱邪、幸福、长寿等多重美好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当代人所说的“玉”是指几种特定的、温润有光泽的美丽石头,包括和田玉、翡翠、岫岩玉、南阳玉等。玉器就是用这些美丽的石头雕刻而成的器物。古人对玉是这样解释的:“石之美有五德”。“石之美”是玉的自然属性,“五德”是人们借物喻意,把玉的光泽柔和、内外一致、声音清脆、质地坚韧、刚柔相济五种品质与人应具备的仁、义、智、勇、洁五种美德相比较,而仁、义、智、勇、洁是玉的社会属性。 可见,玉石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人眼中的美石,是因为它符合人们心中的审美标准。而这一标准的形成,是基于中华民族对玉石之美的特质的认识。中华民族的祖先从石器时代开始就与石头打交道,经过千万次的玉石对比、鉴别,对玉石的特性了如指掌,最终筛选出各种质地优于石头的玉石,从石头中凝结天地之精华。在当代艺术品中,材质本身才是最美的,那就是玉石。把玉石视为世界上最美的材质这一观念,是构建中国玉文化的认知基础。玉石质地细腻,折射柔和,色泽鲜艳,声响美妙,玉石之美是自然之美,是永恒之美。
玉雕
翡翠雕刻手链
玉石具有以下美丽特征:
玉质优美。玉料颗粒细密,质地细腻,坚硬致密,具有“硬而细腻”之美;玉料温润亮丽,柔和有光泽,具有“温润有光泽”之美;玉料杂质少,有的甚至没有瑕疵,具有“美玉无瑕”之美。玉料之美给人以庄重、温润、纯洁的感受。
玉美。玉坚硬坚韧,耐磨性强,不易破碎。玉石晶莹柔和,能充分展现玉石的朦胧美和阴柔美。玉石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腐蚀,可保存千年。玉石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导热系数低,因此对温度变化反应不大,适合佩戴和把玩。
玉有美色,玉中含有不同的元素,所以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玉有美音,玉质地细腻,声音远近皆可听见。玉磬的声音悠扬动听,清脆悠长。“玉音如金振”是对玉音之美的最好诠释。中国人爱玉,无人不知,玉器外形美丽柔美,温润多情,悠久的文化魅力吸引了无数收藏者。珍贵的玉器兼具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和收藏性,能为生活增添优雅,带来吉祥。
玉雕是从玉器发展而来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玉器从形成到成熟,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工艺。1958年南阳黄山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圭形玉铲,可视为玉器诞生的标志。商代,玉雕大量用于制作礼器和各种佩饰。西周玉器的特点是出现了琮、璧、璜、圭等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工具得到改进,雕刻工艺不断提高,出现了浮雕、半浮雕和精湛的透雕技艺。 常见的成品玉有玉璜、玉琮、玉璧、玉镯、玉戒指、玉剑饰、龙形佩饰、对件玉件等,所用玉料多为青玉、黄玉,白玉较少见,也有用“独山玉”的。
西汉时期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形制特点,又增添了新的品种。新疆软玉不断流入中原。东汉时期,除了出现白玉璧、玉环、玉心坠、玉佩、玉带钩等玉器外,用于陪葬的“陪葬品”和各种容器、观赏品种也大量出现。玉器的品质有青玉、黄玉、墨玉、白玉等,在玉器中以白玉为最佳。
魏晋南北朝时期,石雕盛行,玉器制作不再受重视,传世器物虽少,但花纹清晰,十分精美。玉料有青玉、黄玉,白玉少见。唐代玉器出现花鸟、人物等图案,器物富有生命力,增加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杯、碗、盏等器物。玉器纹饰大量以缠枝花卉、瓜果、飞禽走兽、飞天人物、虫鱼等为主要题材。
唐代玉雕的独特风格是刀法不乱、布局均匀、雕工轻薄厚重。宋代玉器的制作也体现了民族和地方特色。玉器以花鸟、走兽为主,龙凤为吉祥纹饰最多。实用器有杯、面盆、带盘等,陈设品则以动物、鱼类为主。当时盛行仿古玉器,仿古造型有青铜器及佩饰,如剑饰、带盘、摆件等。玉料主要有白玉、墨玉、绿玉,其中以绿玉、白玉最为多见。
元明清三代是我国玉雕的鼎盛时期。元代的雕刻手法虽无唐代器物的神韵,但也超越了宋代的雕刻技法。雕工粗犷,精细,但粗刀技法深厚,颇有古意,细腻得令人吃惊。动物件上雕刻的毛发流畅,雕出的云纹上下翻腾,气势磅礴。这一时期出现了“浮雕”和“透雕”,尤其是浮雕的细磨技法,前所未有。
玉雕
羊脂玉雕
中国玉雕大师范俊民作品-秋季
玉香炉
明代,扬州出现大型玉器,以苏州为中心雕琢出各种精美的玉器。由于新疆玉料大量进入国内,玉雕技艺不断提高,作坊林立,人才辈出,精品纷呈,出现了我国制玉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玉雕刀法中出现了“三层透雕法”,雕工十分细腻,艺术感十足。题材也很多,常见的有松竹梅、花果、松鹿、人物、鸟兽、缠枝花卉等。
清代,特别是中期,玉雕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乾隆年间,北京为全国制玉中心,各路能工巧匠云集,各显神通,出现了“套色法”、“半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方法。清代玉雕十分可爱,大件小件都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玉料的选用也相当严格,但只要玉料符合要求,无论是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等,一律选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珍藏的精品,展现了明清玉雕的精髓,其中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尤为引人注目。 民间流传的小玉件,无论山水、花卉、人物、花鸟、飞禽、走兽,都雕刻得惟妙惟肖。
现代玉雕艺术是清明节以来的又一个鼎盛时期。玉雕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仿古,仿商周、战国、汉代的玉器,这类玉器在造型、纹饰、刀法、选材等方面几乎完全相似;第二类是仿明清风格,这类作品多为创造性雕琢,以传统题材和厚重朴素的刀法模仿清明风格,线条流畅,与明清风格相近;第三类是采用新理念设计,作品中贯穿着作者的思想和个性,是个人情感的张扬。有些玉雕还融入了西方雕塑的一些手法,甚至探索抽象题材,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脱离了工艺手法,使玉雕从单一的作品过渡到更具艺术性的创作,是艺术与手法的完美结合,通过心灵的震撼感染人们。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和总结,新一代玉雕艺术家不断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玉雕作品,满足喜欢收藏的玉石爱好者的需求。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玉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玉雕艺术的载体,中国玉雕艺术从近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创造出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瑰丽玉雕艺术杰作。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家的太平盛世,中国玉雕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玉雕人才,他们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新的审美元素和时代特征,推动中国玉雕艺术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为鼓励优秀玉雕人才不断进取,扶持玉雕人才成长,推动具有当代特色的玉雕文化发展,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自2004年起在全行业开展中国玉雕大师荣誉称号评审工作。截止2011年,共组织4届评审,全国评选出中国玉雕大师146名。此项工作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玉雕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高的示范效应。尤其在选拔人才方面独树一帜,公正严谨,已成为业界公认的一项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评审活动。
中国玉雕艺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技艺,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特性。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今中外的大量信息,是生活的艺术,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是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综合体,是古老民族文化积淀的记忆与象征。玉雕艺术家的作品,如同作家写书、音乐家作曲、画家作画一样,很可能成为现在和未来观众获取思想、解读社会、理解历史的重要实物。(文/沈海滨)
用户评论
中国玉雕真是艺术!尤其是那些传统的纹样图案,细腻精致,寓意深长。做工真的太棒了,让人一看就想收藏。我对这种继承传统文化的匠心尤其欣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类古文物和艺术品一直很有兴趣。这次看到这篇博文就觉得受益匪浅,对中国玉雕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纹样图案背后的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喜欢收藏玉器,但这篇博文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原来每一件玉器的纹样图案都承载着不同的含义和历史故事啊,要真是一点都不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可就看不懂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觉得有些传统的纹样图案看起来就比较老旧,有点不好接受吧。现在年轻人更喜欢一些简洁、现代的风格。不过玉器毕竟是艺术品,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不同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没想到中国传统纹样的图案这么丰富多彩!这篇博文介绍的那些经典案例都很有看头,特别是龙凤图案,优雅又威严,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的气概。希望能有机会去看看更多的展览了解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简洁、流畅的线条造型,比如云纹、荷叶纹等等,它们看起来更现代,也更容易打动人心。这篇博文写的不错,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讲过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那些不懂玉器的人来说,这篇博文能够帮助他们快速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这真的很棒!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外观的美感,却忽略了背后的文化内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纹样图案的确很复杂,看不懂什么意思。我觉得应该在文章中加入一些图片解释这些纹样的寓意。这样会让博文更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让人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玉雕艺术真是博大精深!这篇博文的文字描述的很详细,让我对传统纹样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篇文章应该放在博物馆里展览展示一下,这样更多人可以受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仔细研究这些图案,总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底蕴。 我觉得,玉器不仅是一种奢侈品,更是传承历史、文明的一种重要载体!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玉雕文化博大精深! 这篇博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纹样的象征意义,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这种细腻的雕花工艺,每一件玉器都像是一个艺术品一样美丽独特. 这些伝統图案也充满了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索它们的奥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写的太好了,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些古老的纹样和图案充满了历史意义,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其实更喜欢一些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这些传统的纹样设计确实看不懂… 不过也承认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这篇博文写的很详细,不仅介绍了玉器的制作工艺,还讲解了很多传统纹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希望能多看看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