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
青铜器鉴定:铸法造假问题
1. 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性
据我们研究,我国青铜时代尚无失蜡工艺,而“三代”青铜器均采用传统型模铸造工艺铸造而成。因此,器物上会有型纹、型缝等型模铸造工艺所固有的特征。但不同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不同,产生的纹饰、型纹、型缝等工艺特征也各有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器物表面有缝并不代表就是型缝,也不代表就是型模铸造而成。
要鉴别青铜器的真伪,首先要了解各个历史阶段铸模技术的基本特点。战国及以前铸模技术有石模、陶模、铜模三种,石模主要用来铸造一些小型生产工具,铜模主要用来铸造钱币。而礼器、兵器等青铜器,基本都是用陶模铸造的。因此,这里我们只讨论青铜礼器的陶模铸造的基本工艺特点。
说到铸模之法,人们自然会想到青铜器表面的型缝、垫片等。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古代青铜器肯定会留下型缝的痕迹,现代的复制品、仿品也会留下类似于型缝的痕迹。关键是古代青铜器的型缝痕迹并不是定型的,而是根据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制模方法而有所差异。模具的设计决定了必须产生型缝的部位和结构,不同时期模具的设计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根据制模方法,一件古代青铜器必须有的部位留下型缝,有的部位不应该有型缝;即使把应该有型缝的部位打磨成平整的表面,也能看到痕迹,如果在应该有型缝的部位没有型缝,就可以判断为假货; 如果在不该有模缝的部位出现了模缝,也可以判断为假货。那么,哪些部位应该有模缝,哪些部位不应该有模缝呢?这完全取决于古代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制模方法。
从商代早期到战国晚期,不同时期青铜礼器的铸模方法多种多样,但规律却十分明确。例如,同一款圆鼎,商代圆鼎与战国圆鼎的铸模缝大多不在同一位置。前者的铸模缝应为从口沿经腹部到足外侧的一条直线,而后者足外侧的铸模缝多数情况下不通过腹部。这是科学宏观鉴定青铜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论,也是与目测鉴定青铜器的根本区别。
下面利用一些标准仪器的例子来详细解释青铜铸造的方法。
2. 商至西周青铜器的铸造规律
青铜礼器整体铸造与分体铸造的划分,基本以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界。西周前后的青铜礼器,大部分为整体铸造,只有极少数的附件为插接件或铆钉,如带环的柄。西周以后直至青铜时代末期,礼器多采用分体铸造、铸后焊接工艺。当然也有少数为整体铸造,如越式鼎的腹足,即为整体铸造。因此,越式鼎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下面就圆形铜器和方形铜器的铸造方法进行说明。
商周时期所铸青铜器上外模缝的特点应该是从口部一直延伸到腹部和足部。一般来说,鼎、釜、罐等规整的圆形器物的外模多采用三分法制作。制作时只制作一个120度的模,而整器则需要制作三个120度的外模,铸造完成后,每个足的外侧中央都留有模缝。但如果两足之间腹部中央有两侧有阴槽的门脊,则需要从门脊厚度中央处分模,因此必须将一个120度的模换成左右两个60度的模。也就是说,凡是两足之间腹部有阴槽的门脊的圆形器物,都会留下6条模缝痕迹。
这里还涉及到腹下有无芯的问题。如圆鼎,其铸造方法有腹下有芯和腹下无芯两种。即三足之间的空腔不需要单独做芯。制模时,外模有整个腹底模,也叫自芯。三模合模时,模缝从腹底中央分开。所以,圆鼎、鬲的模缝都是从腹底中央到足内侧中央分开的。圆鼎则不同,其铸造方法有腹下有芯和腹下无芯两种。所谓自芯,是与圆鼎、鬲的工艺相同,其模缝特点也完全相同。 所谓无芯,是指外模面两侧只包括足部的部分腔体,中间的模面不包括腹底模。当三模合在一起时,中心会形成一个圆形腔体,因此必须在三模之间夹一个泥芯,将足部与腹底外侧之间的腔体铸成。压上泥芯后,外模与泥芯之间会形成一个圆形的底缝,这个圆形缝要与每只足两侧的直立缝相接,这是商代、西周时期泥芯工艺圆鼎的接缝特征。
这一时期的圆形三足礼器,一般不超过上述两种情况。
以上所叙述的只是一般大小的圆形鼎,特大鼎还有四分鼎,甚至六分鼎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3.商至西周青铜器的纹饰
商代早期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处于探索阶段,多采用模面压模装饰工艺和模面堆泥条装饰工艺。所谓装饰压模工艺,是指在无纹的模具上制模后,在无纹的模面上模压各种纹饰的过程。商代早期二里岗青铜器的表面装饰多采用此工艺。
我们看到它的明显特点:一是纹饰高于罐腹面基准平面;二是以中间兽面鼻梁为中心对比两侧纹饰,可以发现左右对称性明显较差;三是纹饰区地片表面光洁度与纹饰区外部位表面光洁度相同;四是纹饰区地片与纹饰区外部位为同一基准平面。
这四个特点说明此纹饰为模面压塑工艺所制:纹饰的不对称性说明手工压塑操作的不精确。由于模面采用同一种材料,没有被压塑的部分为底片。因此底片的表面光洁度与装饰区以外部分相同,纹饰均高于罐腹部的底面。这是商代早期制作阳纹的常用方法,只是纹饰有宽有窄而已;另一种常用工艺是用管状工具直接在模面上压出小圆圈。
以上是对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制作工艺的概述。商代中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纹饰制作技术有所发展,开始在模具上塑造一些凸起的纹饰。模具制成后,在模具表面的凹纹饰面上贴上薄泥条,形成铸件表面凸起阳纹饰,阴纹饰细密的视觉效果。这种纹饰的制作方法始于商代中期,西周以后,出现了在模具上就地堆砌所有纹饰的工艺。模具制成后,模具表面已经具备了所有纹饰的技术。
所谓泥条堆积技法,是指在素模面上用粘贴泥条的方法制作花纹的技术。将泥条以花纹的形式粘贴在模面上,铸造时泥条占据铜液的空间,铸造完成后取出泥条,便形成各种阴槽花纹。
这里举一个在有纹饰的模具上制模,再在模面上粘贴细泥条的实物例子。这种装饰也有几个特点:一是装饰区域主纹以外的区域多为填底纹,且底纹为阳纹。二是底纹与主纹均为在模具上制模后的自然纹饰。三是凸起的主纹上一般都有细阴纹。四是以门沿为中心,两边的细阴纹较少对称。
关于如何辨别模面的花纹是模具本身的还是模面加工的,可参阅《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浅析》一文,其中有详细的讲解。
4. 商至西周青铜礼器的核心标志
所谓芯痕,是指泥芯夹在两个模具之间,铸造后留下的痕迹。一般商代至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多有耳,如簋、簋、爵等,或有一耳或多耳。耳形在模具上无孔,如果制模后不放泥芯,铸造后在耳与腹之间就不会有孔。要想在耳与腹之间有孔,必须在模具表面放泥芯。因此,铸造后会留下芯痕。
商代至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的柄,多为与腹部一体铸造。与腹部一体铸造的柄,在柄与腹部之间,多半会留有芯标。图5中,左图为一件商代青铜角器的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青铜柄的上下端与腹部的结合处,自上而下,有一个类似模缝的痕迹,这就是芯标。芯标外面是腹部的装饰区,芯标里面没有任何装饰,只有铭文。右图为一件商代青铜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青铜爵的柄与腹部结合处两侧,都有清晰的芯标。
类似这样的芯痕,在商代至西周的带耳青铜礼器上十分常见。因此,带耳青铜礼器上也常见芯痕。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有些商周青铜爵,在应该有铭文的柄上,却出现了芯痕,但却改为纹饰。这是因为泥芯的铸造面装饰的是花纹而不是铭文。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芯痕内的纹饰与两面的纹饰不一致。这件爵柄上的芯痕,属于既无铭文又无纹饰的泥芯。这样的例子,在商代至西周的青铜器上时常可见。
是否有芯痕,取决于柄的造型和腹的形状。如果器形是方形,腹部比较平,是不可能有芯的,柄腹部必然会留下芯痕或纹饰。如果是圆形器,柄的形状也是圆形,而器腹是凸起的,因此可以从柄的中央做左右两个模子。做模时可以将芯子放进去,合模时不用夹芯子。这样的话,柄的内外两部分中央都会留下一个模缝。外侧柄中央的模缝可能打磨掉了,但里面的模缝一般都会留下痕迹。其特点是柄的宽度中间有一个模缝。
这里说的核心标记问题,都属于商代到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春秋以后,技术已经完全不同了。
5.春秋以后青铜器的铸造规律
春秋以后,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礼器的铸造改为分体铸造、铸后连接(插、铆、焊等),铸造方法与西周及以前完全不同,型缝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
所谓分模铸造,是指礼器的模具单独设计、制造,即分别造型、分别制模、分别铸造成各个部件,经过修整、加工后,重新组装成完整的器物。
例如,制作一件青铜鼎时,其有两腹、四柄、六足,先将两腹、四柄、六足分开铸造,在将上下腹打磨规整后,再将四柄、六足焊接或塞入相应的部位。因此,在鼎的每一足、柄厚度的中央处均可见到型缝,且每只足、柄的型缝均未贯穿腹部。往往在圆鼎上,在腹部可见到三条型缝,三足的每一条型缝均位于每两条腹部型缝之间。如果不考虑铸造后的焊接工序,这些问题就无法解释。
我们可以看到,青铜镌中足的型缝清晰;但型缝只存在于足上,并未贯穿腹部。需要注意的是,镌的腹部是加工状态,铸造后明显经过打磨;而足则是铸造状态。如果三足原本就在现在的位置,是不可能进行周向打磨的。足上的型缝解释了这个问题,说明镌是单独加工后焊接到位的。这是春秋以后青铜器上常见的现象。
春秋以后,焊接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复杂的铸件得以制作,也正是由于这一时期分工的更加细化,才使得曾侯乙尊盘这样复杂的铸件成为可能。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每根铜杆都有清晰的注液口,凡是有两个注液口的铜杆,中间必定有一个黑灰色的斑点,这就是焊接点;凡是十字形、丁字形的铜杆,中间也都有被高温焊接烧成黑灰色的痕迹。
焊接技术的发明,为春秋以后铸造非常复杂的器物提供了技术保证。
春秋以后,三足青铜器多在足部有接缝,但未贯通腹部。除足外,还有铜耳、铜耳、动物饰件等,多采用分模铸造后焊接于腹部。也有少数铜耳采用冲压工艺铸造,与战国时期铜镜钮的芯模冲压铸造方法如出一辙。
春秋以后的焊接铸造方法一直沿用到青铜时代末期,因此战国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无须讨论。
6.春秋以后青铜器的纹饰
春秋以后,礼器上的纹饰纹饰更加清晰,小纹模制作和小纹模拼接技术取代了西周以前的整套纹饰制作技术。因此,春秋以后礼器上的纹饰带往往有方格状规则的纹饰缝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春秋以后开始使用小纹模技术。
例如曾侯乙墓出土的65口编钟中,最下排的12口大钟大小不一,但表面的盘龙纹饰大小一致。图9为其中一口编钟的舞龙部分纹饰,我们可以看到铜质纹饰区域有网格状的接缝,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网格内纹饰的排列方式都是一样的。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视觉效果,是因为春秋以后开始使用小饰模:一个小饰模可以做出无数个小饰模。这些大小、纹饰一模一样的饰模被放在模具上相应的位置,组成一个整体的装饰区,再加黏土将其捣实成一个整体的外模。因此,装饰带区域的模缝不会与装饰带以外的部分相通。我们还可以看到,这口磬的舞纹部分以空带为中心,左侧的纹饰呈对角排列,右侧的纹饰则沿空带排列;而两侧装饰区域的模缝均不与空带相通。在磬身的各个部位,铸成的纹饰全是由这个小饰模构成的。甚至可以看到,12个大磬钟的装饰区都是由同一个小饰模铸成的。
这种现象在春秋以后的青铜礼器中很常见。如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对连体铜大壶,高99cm,口径33cm,腹部布满花纹。仔细观察发现,如此大的铜壶,通体布满如此多的方形单元纹,也是用小花纹模制作的。
凡是带有小饰元的礼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小饰元之间的接缝和缝隙是不连续的,这是春秋以后青铜器上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
不仅要看是否有型缝,还要看型缝的位置是否符合当时铸造工艺的特点,而不是盲目的看型缝的存在。
7.铭文所呈现的铸造规则
青铜器刻铭有多种制作方法,技法各异。第一种是将薄泥条粘贴在模面形成文字,铸成后再将表面的泥土挖出,形成阴刻槽文。第二种是将铭文刻在泥模表面,铸成后再在器物表面形成阳刻槽文。这种制作方法很少采用,但在一些兵器上偶尔可见到。第三种是将薄泥条粘贴在泥芯表面形成文字,铸成后再将腹腔表面的泥土挖出,形成阴刻槽文。大多数青铜礼器都采用这种制作方法。第四种是将铭文刻在陶模表面,铸成模后,模面会有阳刻槽文,铸成器物后,表面又恢复为阴刻槽文。这种方法多用于青铜兵器表面刻铭。 第五是铸好器后进行凿,即刻上铭文。
铭文以阴槽文居多,阴槽文始制于商代。这是商代早期用泥条贴于泥模面,铸成阴槽纹的一种工艺。泥条贴于模面或泥芯上,形成文字形状,铸成后,泥条占据了表面铜液的位置,待泥土完全排空后,阴槽铭文即形成。
此类铭文比较容易辨认,一般宏观上比较有规律,真伪难辨;微观上却一目了然,下面列举三种有代表性的铭文,作进一步说明。
所谓“刻文”,其实就是“凿文”,就是青铜器铸造后,用锤子和凿子在青铜器表面凿刻出来的文字。用刀子是无法在青铜器表面刻出文字的,所以叫刻文并不恰当。不过,既然我们习惯这么叫,就暂时叫它刻文吧。
青铜器表面的铭文都有四个基本特点:第一,文字底部呈“V”字形;第二,笔画不连续;第三,笔画转折处多有凿痕;第四,在文字边缘的尖角处,常常可见一排凸起的、不连续的黑色氧化物细条。
凡是在外模或泥芯上粘泥铸成的铭文,在显微视野下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字边缘不是很齐整;二是铭文笔划阴槽不是V字形;三是文字内部呈铸态;四是在40倍视野下,在文字边缘尖角处常常可见一排不连续的黑色氧化物细条。
凡是在铸模表面刻写的铭文,在铸模翻出后都会有正的反铭文,铸模铸造好后又恢复为负的正铭文。这种铭文在青铜兵器上比较多见,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铭文为负纹,凹槽类型为V字形或U字形,深度较浅。二是字口较宽,笔画连续。三是凹槽为铸造状态清晰。四是笔画的起止处多为尖角。五是40倍视野下,在字口边缘的尖角处常常可见一排不连续的黑色氧化物细条。
从宏观上看,这种铭文不像黏土条模铸的文字那样规整,看上去像是铸造后刻制的铭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在陶模上刻不出很规整的文字;二是在模面上用刀刻字只能将文字刻成V字形,否则转模时文字形的泥料会被夹在模面阴刻槽中,阳刻文字不易脱模。文字虽然刻在模上,但毕竟是铸造过的,铭文槽显示出清晰的铸造状态,因此是铸造铭文;只是乍看上去像是刻制的铭文而已。
一般而言,大部分青铜礼器铸型特征明显,且有一定规律。但也常见一些青铜器该有型缝的地方有型缝,宏观上却看不到型缝;有的青铜器该有型痕的地方却没有型痕。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铸型后型缝或型痕被打磨掉所致。但只要我们根据青铜铸型原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在青铜铸件上发现蛛丝马迹的。
模缝并非唯一鉴定依据,青铜器纹饰的制作方法、纹饰特点、铭文特点、芯痕、芯痕与分模方法的关系等均可作为鉴定依据。只要是真品器物,按照各个历史阶段青铜模铸造工艺的制作工艺流程,必然会在器物相应部位发现相应时代的制作特征。
1. 关于显微鉴别
除了上述宏观鉴别,还有微观特征可以补充鉴别。青铜器埋藏地下已逾两千多年,无论现在的表面状况如何,都不可能与当时的表面状况一模一样,必定存在着一个长期的变化规律。那么,表面锈层的形成机理,也有着明显的规律性。
近年来,我国各地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古青铜器表面锈蚀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也可以用于古青铜器的科学鉴定,对于一些铸造特征不甚清楚的青铜器,可以检测其表面锈蚀情况,结合微观锈层形成机理进行补充鉴定。
利用微观特征来鉴定青铜器的问题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发布详细内容。
2. 关于干坑和水坑
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一种现象,我国北方人看惯了表面有红色斑点、绿色锈迹的青铜器,所以见到南方的“水锈”就以为是假的;而南方人看惯了黑色青铜器,所以见到“水银锈”也不相信是真品。
其实,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只要不是偏远地区,同一时代铸成的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并无根本区别,铸件表面留下的铸造特征也都相同。只是由于南北地下环境的不同,才导致古代青铜器表面的腐蚀产物有所差异。
相比之下,水坑青铜器表面就比较干净,比带有红色斑点和绿锈的干坑青铜器更容易辨别真伪。水坑青铜器表面矿化程度较低,一般当时的铸造特征都清晰可见,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很多干坑青铜器内外都覆盖着各种厚厚的锈层,把一些应该有视觉效果的铸造特征遮盖在里面,增加了鉴别的难度。所以,如果想学习用青铜铸造技术鉴别古青铜器,从水坑青铜器入手就会容易得多。了解了水坑青铜器之后,再看干坑青铜器,就会在青铜器表面应该有铸造特征的部位发现必然的鉴别规律。
3. 关于假冒问题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造假的问题。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起步于新石器时代,开始用很简单的石模铸造一些小型简单的器物;到夏代晚期,只能铸造一些造型简单,没有花纹的青铜器。这中间的发展过程算起来有几千年,如果有人能追溯到2000年前,用铸造的方法做出成熟的青铜器,那难度很大。
人们认为科学和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而神经vi已经成功地推出了什么,所以我们认为现代技术可以做出非常高级的高科技,但是很难使古老的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社会的需求。当时,它集中于最高水平的手工艺和技术,一旦终止了技术,就不可避免地会替换(满足春季和秋季)的新技术。在中央平原中,随着传统铸造技术的下降,西部朝代发明了堆叠式铸造过程。 在汉朝西部王朝之后,人们不再看到像交战状态时期那样的小单位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今天的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从事专业铜牌铸造技术的研究和培训,那么在交战状态时期,几乎不可能使用传统的铸造技术来铸造古铜色,当时铸造过程的特征是通过大量的人来解决大量的班次,就可以使大量的bron构成bron的繁重努力,使其成为现实的繁殖。作为古老的铸造,即使是铸造,研究成本也不是为了商业目的。
使用现代蜡模技术来铸造青铜器,但它只能铸造物体的外观,并且无法具有传统的陶瓷模具铸造的技术特征,即使您故意模仿了模具标记,也无法实现与古代文物的表面相同的技术特征。
从互联网收集的数据
用户评论
真的太需要这篇了!最近看到好多商家卖的古铜器,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买家总是说价格便宜所以很心动。分享给懂行的朋友看看,希望能保护大家不被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都觉得辨别真伪很难!看了你的文章感觉收获很大,尤其对铸法造假这一块,原来还有这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以后有机会得找个专业人士好好鉴定一下藏家里的那些铜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鉴定青铜器太考验人品了!我有个朋友最近买了一件看起来古旧的铜钟,还花了好多钱。后来发现是真的假的铜器,简直要气炸了!感觉现在市场上骗子太多了,真让人无奈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做收藏一定要谨慎啊,特别是青铜器这种东西,假货太多,如果不懂就容易上当受骗。 你的文章很专业,写的详细易懂,希望能帮助更多人避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标题写的有点耸动, 实际的青铜器鉴定远比你描述复杂的多,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得了。不过我承认这篇文章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也有了一些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是老物件的爱好者,但我更倾向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收藏青铜器,而不是为了投资或炒作价值。 对于你的鉴别方法,我觉得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很有用啊!之前看到那么多古董商家的广告宣传,感觉青铜器真的是很值钱的,但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商业套路,很多所谓的“珍贵收藏”其实都是冒充赝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深入浅出,讲解了关于青铜器鉴别的知识点也是很有用的,但我想要探讨一下的是古代铸造技术。我认为一篇博文单独不能涵盖所有内容,想要深入理解青铜器的材质、技法和历史演变,还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建议作者再多介绍一些常见的假冒手法,以及如何从细节上去辨别真伪,这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更有帮助和实际意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铜器鉴定确实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判断,光是观察铸法就远远不够。希望作者以后能进一步探讨其他鉴别方法,比如材质分析、文物的年代性等等,这样才能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很不错,让我了解了青铜器鉴定中的重要环节。我有一个朋友最近想买一件古青铜器作为装饰品,现在我会分享这篇文章给他,提醒他一定要小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青铜器的鉴别,我不太认同文中的一些观点,我认为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文物出土的年代、文物流传记录等等。单纯依靠铸法来判断真伪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收藏了一件古老的青铜器,一直想找到它背后的故事。看了你的文章,我对青铜器的古代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它的形状、装饰等细节,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背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你分析了青铜器假冒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现在市场上确实存在着很多商家为了利益而进行造假的现象。我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一方面加强研究,帮助更多人识别真伪,保护文物市场的良性发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简直是收藏家必读啊!以前只是知道青铜器很值钱,但并没有了解到它们的历史背景和鉴别方法。看完你的文章,我更加渴望去了解更多关于青铜器的知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青铜器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每个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像你一样关注青铜器的鉴定问题,共同保护这一民族文化的财富。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