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揭秘东北小镇:90%俄罗斯特产套娃源自于此,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俄罗斯花滑选手千金、K宝和莎莎 图源/京报网
其实俄罗斯不仅有顶尖的花滑选手,还有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特产套娃。
图源/俄罗斯旅游中文网
无论是去俄罗斯旅行的游客,还是俄罗斯本地人,都对这些美丽可爱、妙趣横生的木质娃娃充满了喜爱。
图源/俄罗斯旅游中文网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世界90%的“俄罗斯套娃”都产自黑龙江哈尔滨尚志市一面坡镇。这个东北小镇从事套娃制作工艺的村民达3000多人,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年产量1000多万套。
图源/俄罗斯旅游中文网
即便身在俄罗斯,不少人买到的套娃,可能都出自一面坡。
01
火车拉来的小镇
一面坡,因镇中路面倾斜而得名,于1875年形成居民点。虽然才百余年历史,但其军事意义却非同一般。
甲午战争失败,阴影一直笼罩着大清王朝,沙俄看透了清王朝的害怕心理,威胁利诱清政府与之结盟,共同抵御日本,并签下《中俄密约》。全约共六条,其中一条是“为使俄国便于运输部队,中国允于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
这条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中东铁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修建的。
中东铁路建成之后,一面坡是停车的第五个站点,也是第一个靠河的站点,因此车站的补水功能相当重要,1897年,俄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商人纷纷在这里设立代办处。
1928年的一面坡火车站 图源/网易
中东铁路开通之前,一面坡仅有几十户人家。到1926年,镇上的人口已经超过4万人,多数为闯关东的中国人,此外还有2000多名俄国人。
小镇里有132栋仍保留完好无损的俄式风情建筑。图源/东北网
与俄国人一同到来的,还有他们的套娃工艺品。据镇上一些年老村民回忆,他们小时候曾与俄罗斯人做邻居,同龄的俄罗斯小女孩就有套娃玩具。
02
俄罗斯套娃,一面坡变脸
上世纪70年代初,一面坡镇的一些民间艺人模仿“俄罗斯套娃”样式,制作套娃。为了了解套娃制作的精髓,甚至有不少当地人远赴俄罗斯拜师学艺。
杨慧的丈夫,原本是一名木匠,以前靠给乡亲们打桌子、柜子维生。后来看到套娃十分受欢迎,1994年,杨慧丈夫怀揣着家中仅有的5000元远赴俄罗斯学习制作套娃。
学艺归来的丈夫,和妻子杨慧创办了自己的套娃作坊。
套娃加工
同样远赴俄罗斯学艺的还有今年50多岁的梁宪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学美术出身的梁宪春接触到俄罗斯套娃,便产生了兴趣。“我有绘画功底,就慢慢尝试着自己画套娃。”
图源/生活报
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尝试与中国本土元素融合,手工艺人通过不同的刻、画、烙、漆等技法,让这些源于俄罗斯的特色手工艺品套娃在一面坡镇被赋予了全新形象。
图源/人民网
03
干“黄”原产地,产销冠绝全球
套娃落地一面坡,可能是偶然,然而它能在这个小镇形成如此规模,又有它的必然性。
俄罗斯套娃,多取材于桦木和椴木。而地处长白山北麓张广才岭余脉的一面坡镇,三面环山,拥有大量椴树和桦树资源。
图源/123rf
由于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低,这个后起的中国套娃小镇,甚至将套娃原产地俄罗斯的厂家全都“挤对”黄了。不仅出口澳、美、法、德、日和韩等多个国家,并通过口岸销往俄罗斯,几乎占领了国内外全部的套娃市场。
2012年前后,全镇6000多户居民,就有2000多户、3000多人从事套娃生产、加工,年产量达1700多万套。
04
90后返乡青年,带领小作坊“起死回生”
镇里投身套娃生产行列的人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300余厂家,而且大部分是家庭分散式作坊生产,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样的扩张速度,注定会发生问题。
土生土长的一面坡90后张猛,从小闻着木屑和彩漆味儿长大。上大学时,每次寒暑假回家,张猛总能听到乡亲们唉叹套娃滞销,眼见着镇上的套娃工厂接连倒闭。
图源/生活报
毕业后在哈尔滨某高校任职美术教师的张猛,在中央大街转悠时,发现俄货商店里的套娃价格不菲,很多年轻游客很喜欢,想上网买却搜不到。
一边是乡亲们愁卖,另一边是游客在网上买不着,这让张猛看到了商机。
2014年,张猛不顾家人反对,辞掉了哈尔滨高校美术教师的工作,回乡组建了自己的网店,以及生产和设计团队。
图源/生活报
张猛,这个学艺术设计的90后,头脑很灵活。他根据网店买家的建议,不断研发设计新款。每年设计新款套娃,渐渐做成了全淘宝第一。一些做工精细的高端套娃,被当做商务礼品,一套能卖到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他的网店还能提供定制服务,很多影视、商务、文化等公司联系他定制专属套娃。
图源/新华社
电影《十二生肖》里,成龙捧着套娃跟俄罗斯美女对打;《重返20岁》里,杨子珊把钥匙藏在了套娃里;真人秀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里,章子怡手里也拿着一款“人像套娃”……这些跟明星“搭戏”的套娃都出自张猛的套娃工厂。
电影《十二生肖》,成龙捧着套娃跟俄罗斯美女对打
靠着这些创新,张猛的网店吸引了不少海外客户。通过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他把套娃卖到欧美。
以前采购商压价、欠账,而做电商之后直接跟买家对接,不但当地的套娃销量增加了,利润也更高了。
图源/新华社
走出产业链底端,向精品化进阶。
现在,一面坡镇的套娃早已跳出了原型,样式越来越多;在技术上,还开发出了平涂彩绘、烙画烫金、磨砂和烤漆等新的工艺品种。
这两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一面坡镇的套娃产业正在突破“各做各的、各卖各的”家庭作坊模式,逐步建立统一的套娃产业园。相信不久的将来,“套娃小镇”必将再现它的光辉岁月。
超级乡村研究所 双石镇综合评分:
- END -
用户评论
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买到的套娃这么质量上乘,简直就像做旧的俄式玩具的感觉。没想到俄罗斯这种象征性的东西竟然是由一个中国的小镇制作的!这真是个意外惊喜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套娃是纯粹俄罗斯手工制品呢,看完这个才知道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难道中国小镇生产的东西也达到了国际级的水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有点颠覆认知吧!从俄罗斯买来的俄式特产,却原来是由中国的东北小镇生产的。这说明我们的工艺水平越来越高了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我之前在俄罗斯买的套娃确实很好玩,精致细腻,但现在知道它是中国制造的让我感到有些无语啊。看来以后要问问卖家是哪里的制作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新闻让我有点失望,我一直以为套娃是俄罗斯独有的传统工艺呢,没想到是中国生产的,这感觉就像“假俄罗斯货”一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中国制造水平的确越来越高了,但是这会不会对真实俄式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买来套娃玩确实好玩有趣,但如果知道它出自东北小镇,就感觉失去了部分 authenticity。毕竟我们都希望购买的东西是具有当地文化特点的才更有趣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中国制造的“俄式”特产并不能否定俄罗斯和这个东北小镇的价值和文化传承。不同国家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也是一种进步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样规模化生产会不会导致套娃质量下降呢?毕竟手工作品才更有意义和收藏价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既然中国小镇的能力达到如此水平,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发展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品呢?而不是只专注于模仿外国的传统工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新闻让我对中国制造越来越有信心!不管是从质量还是工艺来看,都达到了国际认可的高标准。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原创作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信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下,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中国生产的“俄式”特产真的能代表两者文化的融合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是一个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只要消费者买了就说明产品质量过硬,市场机制本身就能筛选出好的产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购买带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手工制作的物品,这样才更有品味!不过中国小镇也值得我们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文化和技艺水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惊讶这个“俄式”特产居然是由中国制造的,但这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生产技术的先进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能够促进彼此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挺好奇这个东北小镇是如何融入俄罗斯文化的风格的?会不会是通过对传统套娃的模仿或借鉴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资深套娃爱好者,我很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个中国小鎮的信息!比如他们制作套娃的技术和理念是什么样的?是否真的能传承完整的俄式文化?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说明了现在全球的经济格局是越来越紧密的,不同国家之间的行业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